close

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105學年度第1學期系列專題演講】

時間:105年10月29日,星期三,下午15時至17時

地點:環境樓二樓,N209教室

講題:培養公民的環境教育─理性、感性與終極關懷的學習歷程探索

講者:許世璋 教授(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與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)

 

(下述部分僅為個人心得)

一、臺灣的環境教育

過去二十年來,在臺灣成長的學童,關於環境教育,最早接觸以及最先想到的是:資源回收、節能減碳、隨手關燈救地球、出門自備購物袋、垃圾分類等等,這些是我們這輩孩子再耳熟不過的行動口號了,許老師提問:「這些行動真的能夠解決臺灣的環境問題嗎?」這令人不禁想發問,這些從小培養的習慣,對環境的貢獻有多少比例?心裡頓時疑惑,假如這些做為對臺灣的環境並沒有實質上的幫助,那我們為何浪費那麼多年的時間做這些事情?其實不然,或許成效不大,但這些從小聽到大的行動口號,並不是沒有意義的,這些口後起碼讓我們知道「環境髒亂對誰都沒有好處」、「電費對沒有經濟能力的窮學生來說很貴」、「家裡累積太多塑膠袋會占空間」等等;那麼,我們得要重新思考,以及參考一下其他國家的做法為何,許老師提到西方國家的環境教育/保護是從國家政策、法律、政治、社會等層面著手,那麼臺灣可以怎麼呢?除了從生活的小層面做,那麼國家政策的制訂是否可以以民意的力量,影響政府從環境著手制訂政策?臺灣需要有這樣思維的人民,那這樣的人民該如何培養呢?

 

二、該如何培養可以解決臺灣環境問題的公民?

許老師以四個階段分別論述:知識→情感→終極關環→培力

(一)知識

過去的課堂上,我們總是“被動”地看見生活周遭環境的問題,從老師的口中、課本裡的照片與描述、廠商附贈的光碟和網路影片,這樣的知識學習並無法使個人從環境當中「觀察現象、發現問題、提出問題、分析問題、歸納問題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、採取實際行動」,我們若不在環境當中,我們怎能學習關於環境的知識呢?但是,環境並不是單獨的學門,而是由眾多學門組合而成,因此我們還需要具備跨領域的學習力。

許老師提到他的學生們曾經“主動”地走入社區去採訪,整個過程當中學生們在社區看見許多環境不正義、社會不正義的事件充斥著居民的生活,他們雖體察問題,看見問題的核心,卻對問題無能為力,因為問題太大、太複雜,而自身所學過於薄弱,無法替這群遭受不公義的居民採取行動力,只能試著體會他們的無奈,感受他們的憤怒與無力。

明白自己心中所想所要,才能真正地主動地學習知識,而這樣的學習會讓人感到不足和空虛,這是種挫敗也是催促人繼續前進、不懈怠的動力。

(二)情感

孩童時期的我們,只需要一個物件,或者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能使我們整天歡欣鼓舞,甚至想要跟許多朋友們分享心中的快樂,好比:得到老師獎賞的棒棒糖,就能使我們整天對著棒棒糖發笑,並且細心呵護不讓其他同學趁機拿走;或者,跟著父母去田間搭土窯烤地瓜,邊玩邊烤,樂到隔天想到學校跟同學分享;又或者跟朋友們去到公園裡玩捉迷藏,躲在大樹後面、躲在花叢間,試著將自己隱身在環境中,讓當鬼的朋友不清義發現自己的藏處。這些簡單又易取得的事情,是孩童時期,沒有受到過多社會影響而有的單純而簡單的快樂。

但,當我們的年紀越長,我們所需要的刺激也就越大。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,接收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,常常動個手指,世界就在面前,根本無須起而行,什麼是“坐看雲起時”?上個網路,點個雲海,就知道了!但這樣的感動是瞬間的,幾秒鐘的時間一過,剛剛的影像就如過往雲陰,消逝了。而我們要建立一個成年人對環境的連結,需要大山大海的景緻,需要身體力行,如此,當他站在山頂向下俯瞰時,世界在他的腳前,汗與淚見證身體的疲憊與心頭間久久無法揮散的撼動,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多年過後仍然不會散去。

這讓我回想到春天在蘭嶼的生活,有幾次跟著朋友去到青青草原,卻僅有一次站在堅硬且銳利的礁岩上,感受眼前夕陽的熱烈與腳下浪花的激情,海風陣陣拂面而來,嘴唇上沾滿閒閒的味道,在那幾分鐘的時間裡,人的五感瞬間敏銳了,也感受到自己在這大海面前有多麼的渺小,而大海又那麼的壯闊與浩瀚,人類的知識在這片海的面前盡顯得可笑。有次爬到東清的乳頭山,當我站在山頂,看著山下蜿蜒的公路與漸層分色的東清灣,頂著熱烈的太陽和刺痛的肌膚,原來詩人所謂徜徉於天地間的這般豪情與壯志會讓人獨愴然而涕下。回到臺灣後,我仍然記得那樣的情景與撼動。

情感,要與生長供養我們的土地連結,要去感受土地給的五感感動,這人便有了根。

(三)終極關懷

此處談的是個人的「信仰、信念與價值觀」。

當我們與土地建構了情感,這還不夠,我們還需要有自己的信仰、信念與價值觀。

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,因此我們會與許多人產生連結,不論是正面的連結或者是負向的連結。我們要怎麼與人有好的連結呢?

這讓我想到一個對我影響至深的老師,是我在大學時期,用身體力行教會我要對土地謙卑的一位老師,他是個認真、執著且穩妥的長輩,他愛鳥,常常為了觀察他們而忘了時間的存在,生命的最後也為了他們而離世,他告訴我,一個人要從泥濘的土地起身時,要雙膝跪地謙卑地起身。

也讓我想到一位我的學長,他高高帥帥的,五官深邃,他喜愛拍照,會一個人開著車有耐心地找夜晚站在樹上鳴叫的貓,他也是個對標本很執著的人,他曾說過,這些生命被人類不善地對待,要讓他們死而有價值,要讓人類知道為了自己的便利與快捷而使這些生物葬生在柏油路上,因此在標本的製作上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。

或許他們在社會地位上並不是那麼赫赫顯彰,但他們對生命的看法卻讓人不得不對他們尊重。

另外一種連結,是生命的陪伴,人常說要用生命影響生命,我想,要改變一個人對於環境的態度,並且影響未來願意為環境採取的行動力,生命影響生命是可行的辦法。孔子曾說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」人和人相處在一塊,總有些特質是相互吸引,甚至想效仿的,可以透過情感的交流、累積,進而影響一個人對於環境保護的價值觀。

(四)培力

喚醒了人對環境的愛護意念,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他守護環境的能力,能力的培養除了專業的技能方面之外,還需要常常「走出去」,環境教育,我們為了環境而在環境中學習有關於環境的知識、技能與培養情感,因此,需要走出去。

 

最後許老師有談到大學生是否需要修習關於環境教育的課程,也談到大學教師的挑戰與困境,這部分的內容不在此分享。

 

13096085_1168676733156958_8768259717459402929_n.jpg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