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3177294_1180917691932862_3675774027998268994_n.jpg

我在飛魚季的時候,來到島上,體驗小島的日常生活,在餐廳裡、在酒吧櫃台、在曬魚架上,還有傳統節日,學習達悟族人傳統又偉大的生活智慧。

 

記得初來乍到小島的日子,島上的旅人不多,稀稀疏疏、三三兩兩,工作以外的時間,我不是在看著書,就是提筆紀錄那些寧靜日子的生活感受,以及從夏琳口中聽到故事。初次在吧台聽到飛魚的故事時,我恨不得請夏琳慢慢說.....。

島上的百合花開了,春天就來了,春天來了,飛魚隨著黑潮也來了。

在春季的時候,達悟族人會在各部落的灘頭上舉行招魚季(各部落的時間會有些差異),招魚季過後才會開始捕抓飛魚。達悟族人通常在飛魚季的時候只會捕飛魚,不捕抓其他魚類,為的是要讓那些魚類能夠休養生息,等飛魚季過後再行捕抓。飛魚季的時候,部落裡(家裡)的男人們會在夜晚出海捕飛魚,將捕到的飛魚在各部落的灘頭上去完魚鱗後再帶回部落去;剛到島上生活時,有好幾次在早上七點時,在張馬蘭家樓下的小凹處跟著安哥、夏琳、祐生和娜娜處理飛魚。一條飛魚從被捕上岸旅人們的餐桌上需要經過好多工序:殺、除、洗、綁、抹、曬、藏,每次處理完飛魚,我們的身上在那天總會有濃厚的魚腥味,那是辛勞的味道;看見掛在曬魚架上的飛魚,迎著風前後左右擺動,襯著後方的蔚藍,還有那望出去的晴空和細雲,這是彎腰工作後起身的代價,很美!(曬魚架只能用來曬魚,不會有其他用途,這是達悟族人對飛魚的敬意、謝意。)(飛魚的烹調方式,會隨著雅美曆的時間而不同,島上的老人家都依循雅美曆的時間食用飛魚;曬飛魚的方式、切魚的方式各家族間也會不同)

 

13010821_1162887530402545_4286479009680631594_n.jpg

 

在飛魚季汛期間,有一個傳統的家庭節日:慰勞節( Minganangana),又名螃蟹節,約在三月底至四約中旬的傳統祭儀,島上每個部落的時間會有些差異。在慰勞節前,島上各部落人家的婦女們會騰出時間外出抓陸蟹,等待螃蟹節當天,婦女們如同設宴席般,將陸蟹煮好,與小米、芋頭糕(Nimay)、燻肉一同上桌,邀請辛苦抓飛魚的男人們上桌享用,用美食慰勞辛苦的男人,是達悟族女人對男人的一種愛的表現。(在飛魚季期間,男人出海捕魚,女人們會擔待更多的家事,除了打理好家內,也會準備點心和佳餚,慰勞家中辛苦的男人們)

在島上的時候,第一次遇到螃蟹節,與安哥一大家人們一起共度這溫馨又充滿愛意的節日。當天上午安哥、夏琳忙著準備螃蟹節的佳餚,年輕人也沒有閒著,有的幫忙剝蟹肉,有的幫忙包小米粽,有的幫忙拍照,人人都有事情做,全部的人一起為著這美好的節日忙碌,令人很難不覺得有家的感覺,那天除了店裡的兩位小幫手以外,也迎來了小島生活的兩位小幫手和一對新疆夫妻。享用佳餚前,張馬蘭帶大家一起禱告、感謝,在那幾分鐘,我聽著馬蘭的禱詞,每句都是感謝上天豐盛的賞賜,內心深感感動,我來到的這座島嶼,島上的人都是如此敬虔、謙卑面對從大自然而來的食物。在餐桌上,我們年輕人一桌,家人們一桌;年輕人在餐桌上交換各自的故事,我們向木子鵬學哈薩克話、學蒙古話、學民謠,一頓飯吃完了,沒半句話學起來,但我們都會記得那天餐桌上的年輕人因螃蟹節相聚,有歡笑有美食有美酒,還有嘹亮的歌聲。

 

飯後,我們與木子鵬夫婦坐在戶外的桌椅邊上聊聊,他用拖鞋介紹中國西北的地理環境,他用充滿理想、堅定的眼神告訴我們他正在做的事情,他是位教育家,也是位夢想實踐家,環顧身邊的朋友及老師,幾乎每位教育家也都是夢想實踐家。他說他在玉樹的利民學堂帶領一群游牧的孩子讀書、識字,他想讓他學生們成為可以靠著自己本事實踐自己心中理想的人,他想讓更多人的了解藏族的文化,他想讓他的學生們有跟外界接觸的機會。那天的午後,天氣有點陰涼,但木子鵬的故事讓在場的我甚是感動、欽佩,讓人不知不覺燃起小宇宙的一把火。

 

我來到小島,是為了打發等環教所成績放榜的時間,卻讓我聽到這番激勵的言語,我問了問自己:「我又能做些什麼呢?我有做那事的能力嗎?」

 

※飛魚的捕抓和螃蟹節的文字描述,僅是在島上生活聽聞的,不具任何學術參考依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種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